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鹧鸪天·离恨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背立盈盈故作羞,手挼梅蕊打肩头。欲将离恨寻郎说,待得郎来恨却休。
云淡淡,水悠悠。一声横笛锁空楼。何时共泛春溪月,断岸垂杨一叶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,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,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,任其打落在肩头。想要找到她的郎君,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,等到郎君归来,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。
白云安静地漂浮,江水闲适地流动,一声横笛,笛音幽怨空灵,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楼。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,却只能望着江边堤岸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。

注释
鹧鸪天:词牌名。双调五十五字,押平声韵。《填词名解》:“鹧鸪天,一名‘思佳客’,一名‘于中好’,采郑嵎诗:‘春游鸡鹿塞,家在鹧鸪天。’”
盈盈:美好貌。此指女子之风姿、仪态的美妙动人。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二:“盈盈楼上女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“离恨”的,全用白描,不假雕饰,极朴素,极清丽,几类小曲。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,刻画女子娇慎佯羞的形象,情意婉转但遣词造句问并不让人觉得刻意雕琢。

  “背立盈盈故作羞”的“盈盈”二字的确是灵动精巧,将词中女主人公的风姿、仪态之美妙动人浓缩在其中。《古诗十九首·青青河畔草》中有“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牖”之句。这里用“盈盈”二字,也体现出词中女主人公与《古诗十九首》中这位娇美、轻盈、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样的形象。“手按梅蕊打肩头”是极能体现纳兰词风的一句化用。女子纤纤素手揉碎了梅蕊,抛向情郎肩头,嗔怪之情与娇羞之态相融,旖旎万分。上片四句,酷似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纳兰性德于康熙十二年(1673年)与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督御史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,纳兰20岁,卢氏18岁。他们婚后的生活恩爱异常。然妻子突因产后受风而离世,对纳兰的打击非常大。这首《鹧鸪天》很可能是词人因怀念自己的妻子卢氏而创作的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赵秀亭 等.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·元明清词卷.杭州:浙江文艺出版社,1994:235-236

简析

  《鹧鸪天·离恨》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“离恨”的。词的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,刻画女子娇嗔佯羞的形象,情意婉转,遣词造句间并不让人觉得刻意雕琢;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,淡淡之云与悠悠之水,伴和着耳畔的笛声烘托出离恨的凄苦。全词都用白描,不假雕饰,极尽朴素与清丽之美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60篇诗文  127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大观楼长联

孙髯〔清代〕

上联: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,披襟岸帻,喜茫茫空阔无边。看:东骧神骏,西翥灵仪,北走蜿蜒,南翔缟素。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。趁蟹屿螺洲,梳裹就风鬟雾鬓;更苹天苇地,点缀些翠羽丹霞,莫辜负:四围香稻,万顷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杨柳。

下联: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,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谁在?想:汉习楼船,唐标铁柱,宋挥玉斧,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:几杵疏钟,半江渔火,两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虎丘题壁

陈恭尹 陈恭尹〔清代〕

虎迹苍茫霸业沉,古时山色尚阴阴。
半楼月影千家笛,万里天涯一夜砧。
南国干戈征士泪,西风刀剪美人心。
市中亦有吹篪客,乞食吴门秋又深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兰之味

张大复〔清代〕

  兰之味,非可逼而取也。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,纯以情韵胜。氲氲无所,故称瑞耳。体兼彩,而不极于色,令人览之有余,而名之不可;即善绘者以意取似,莫能肖也。其真文王、孔子、屈原之徒,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者耶?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