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春日耕者

苏辙 苏辙〔宋代〕

阳气先从土脉知,老农夜起饲牛饥。
雨深一尺春耕利,日出三竿晓饷迟。
妇子同来相妩媚,乌鸢飞下巧追随。
纷纭政令曾何补,要取终年风雨时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,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。
春雨充足,正是耕种的好时机;天已大亮,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。
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,相互亲爱、取悦;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,觅食米饭和谷种。
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,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。

注释
晓饷:指送早饭到田间。
政令: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。

简析

  《春日耕者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展现出春回大地、农事将起的情景,体现了农民对农时的敏感与勤劳;颔联描述春雨充沛对春耕的利好,还写出春耕的忙碌与田园生活的节奏;颈联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,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情趣;尾联表达了对繁多政令可能无助于农业生产的看法,强调农业生产依赖自然风雨。全诗笔调闲淡,体现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。

苏辙

苏辙
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 1802篇诗文  83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古人谈读书

朱熹 朱熹〔宋代〕

 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(出自《论语》)

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(来自朱熹)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四字令·情高意真

刘过 刘过〔宋代〕

情高意真。眉长鬓青。小楼明月调筝。写春风数声。
思君忆君。魂牵梦萦。翠销香暖云屏。更那堪酒醒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西江月·新秋写兴

刘辰翁 刘辰翁〔宋代〕

天上低昂似旧,人间儿女成狂。夜来处处试新妆。却是人间天上。
不觉新凉似水,相思两鬓如霜。梦从海底跨枯桑。阅尽银河风浪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