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长时间流落江湖,遭遇困顿,曾经几次遭遇了“雷轰荐福碑”那样的事情,男儿没有好机遇也只能暗自伤心。想到淮阴侯韩信年少时也是颇不得志,同样可以率领汉军打败项羽,气昂昂登坛拜帅,何等洋洋得意。
注释
中吕:宫调名,元曲常用宫调之一。
卖花声:曲牌名,入中吕宫,用于散曲小令。
十年落魄江滨客:长时间流落江湖,遭遇困顿。此句化用杜牧《遣怀》:“落魄江南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”
雷轰荐福碑:宋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二载,范仲淹镇鄱阳时,有书生上诗甚工,并自言平生未尝饱,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。时盛行欧阳询字
《卖花声·客况》是张可久感叹自己落魄江湖,希望得到重用,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。从内容和语气看,这首小令当是张可久前期的作品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此曲首句“十年落魄江滨客”,化用杜牧《遣怀》诗句,交代了作者此时的行止、处境。“十年”突出时间的漫长,“落魄”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虽辗转于赣、苏、浙等长江沿岸地区担任小官职,难掩其穷困失意之态与杜牧在秦楼楚馆中的放浪不羁不同,作者的“落魄”更多地体现在仕途的坎坷与漂泊之中。这漫长的落魄岁月,对于才华横溢的作者而言,无疑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质疑、斗志的无情消磨以及精神的巨大摧残。“雷轰荐福碑”是用典。“男儿未遇暗伤怀”一句承上启下,由“客况”的叙述转入到内心情感的抒发。一个“暗”字写出作者的孤独寂寞,也写尽了世态人情的炎凉冷暖,表达自己多年仕途不顺,郁结愁肠,难以遣怀。
《卖花声·客况》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。此曲题为“客况”,抒发的是一种“志不得伸”的感慨。前边三句是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描写,后边三句借韩信的史事诉说自己仍存的志向。全曲语言朴质自然,明白晓畅,格调激越昂扬,有强烈的鼓舞力量。
李纲,字伯纪,邵武人也,自其祖始居无锡。父夔,终龙图阁待制。纲登政和二年进士第,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,以言事忤权贵,改比部员外郎,迁起居郎。
宣和元年,京师大水,纲上疏言阴气太盛,当以盗贼外患为忧。朝廷恶其言,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。
七年,为太常少卿。时金人渝盟,边报狎至,朝廷议避敌之计,诏起师勤王,命皇太子为开封牧,令侍从各具所见以闻。纲上御戎五策,且语所善给事中吴敏曰:“建牧之议,岂非欲委以留守之任乎?巨敌猖獗如此,非传以位号,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。东宫恭俭之德闻于天下,以守宗社可也。公以献纳论思为职,曷不为上极言之。”敏曰:“监国可乎?”纲曰:“肃宗灵武之事,不建号不足以复邦,而建号之议不出于明皇,后世惜之。主上聪明仁恕,公言万一能行,将见金人悔祸,宗社底宁,天下受其赐。”翌日,敏请对,具道所以,因言李纲之论,盖与臣同。有旨召纲入议,纲刺臂血上疏云:“皇太子监国,典礼之常也。今大敌入攻,安危存亡在呼吸间,犹守常礼可乎?名分不正而当大权,何以号召天下,期成功于万一哉?若假皇太子以位号,使为陛下守宗社,收将士心,以死捍敌,天下可保。”疏上,内禅之议乃决。
钦宗即位,纲上封事,谓:“方今中国势弱,君子道消,法度纪纲,荡然无统。陛下履位之初,当上应天心,下顺人欲。攘除外患,使中国之势尊;诛锄内奸,使君子之道长,以副道君皇帝付托之意。”召对延和殿,上迎谓纲曰:“朕顷在东宫,见卿论水灾疏,今尚能诵之。”李邺使金议割地,纲奏:“祖宗疆土,当以死守,不可以尺寸与人。”钦宗嘉纳,除兵部侍郎。
靖康元年,以吴敏为行营副使,纲为参谋官。金将斡离不兵渡河,徽宗东幸,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。纲曰:“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,委而去之可乎?”上默然。太宰白时中谓都城不可守,纲曰:“天下城池,岂有如都城者,且宗庙社稷、百官万民所在,舍此欲何之?”上顾宰执曰:“策将安出?”纲进曰:“今日之计,当整饬军马,固结民心,相与坚守,以待勤王之师。”上问谁可将者,纲曰:“朝廷以高爵厚禄崇养大臣,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。白时中、李邦彦等虽未必知兵,然籍其位号,抚将士以抗敌锋,乃其职也。”时中忿曰:“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?”纲曰:“陛下不以臣庸懦,傥使治兵,愿以死报。”乃以纲为尚书右丞。
宰执犹守避敌之议。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,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,且言:“明皇闻潼关失守,即时幸蜀,宗庙朝廷毁于贼手,范祖禹以为其失在于不能坚守以待援。今四方之兵不日云集,陛下奈何轻举以蹈明皇之覆辙乎?”上意颇悟。会内侍奏中宫已行,上色变,仓卒降御榻曰:“朕不能留矣。”纲泣拜,以死邀之。上顾纲曰:“朕今为卿留。治兵御敌之事,专责之卿,勿令有疏虞。”纲皇恐受命。未几,复决意南狩,纲趋朝,则禁卫擐甲,乘舆已驾矣。纲急呼禁卫曰:“尔等愿守宗社乎,愿从幸乎?”皆曰:“愿死守。”纲入见曰:“陛下已许臣留,复戒行何也?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,愿以死守,万一中道散归,陛下孰与为卫?敌兵已逼,知乘舆未远,以健马疾追,何以御之?”上感悟,遂命辍行。纲传旨语左右曰:“敢复有言去者斩!”禁卫皆拜伏呼万岁,六军闻之,无不感泣流涕。
命纲为亲征行营使,以便宜从事。纲治守战之具,不数日而毕。敌兵攻城,纲身督战,募壮士缒城而下,斩酋长十余人,杀其众数千人。金人知有备,又闻上已内禅,乃退。